使用25x25公分餐巾紙,因為餐巾紙比胚體略短,在上方要做黏接,所以我認為選顏色多的或白色的會比較容易處理。
第一款
第二款
使用25x25公分餐巾紙,因為餐巾紙比胚體略短,在上方要做黏接,所以我認為選顏色多的或白色的會比較容易處理。
第一款
第二款
胚體購自小麥手作鋪,價格375元,有人問我它是什麼用途,標準說法揆「糖果盒」,但是拿來當置物盒也行。
http://www.shop2000.com.tw/0980555851/product/134378/p3715075
![]() |
![]() |
因為買了一張很喜歡的25x25公分的孔雀餐巾紙,就決定把它用在這個作品。胚體寬度是24公分見方,所以餐巾紙貼上後會多了一些些黏在側面。先用A膠塗滿上蓋,本應等全乾才貼餐巾紙,但是自以為技術不錯的我沒等全乾就開始貼,發現有「一些些」歪時,已經來不及了,哎!這種有邊框的餐巾紙最麻煩的是貼不正時一眼就可以瞧出來,哎!真的就只差「一」些些!
Photo by FangLan Hsu |
我覺得這張餐巾紙的邊框很美,可是貼歪了,只好貼金色邊條遮掉,至少不會讓客倌們看到歪掉的感覺。
Photo by FangLan Hsu |
沒有餐巾紙的邊框,我用了藍+綠+白+珍珠漆調了藍綠色來塗色,白色手提木鈕則用了藍+綠塗上後,用彩繪筆的後端沾金色壓克力顏料畫點點,再於中間畫一朵金色的花。最後上水晶膠,上蓋的外部就完成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裏面延續孔雀風,用了一張棉紙貼,我一直笑自己「瘋」了,竟然把比較貴的棉紙放在內部,同學說以後我請人吃糖,要故意秀出內部,否則豈不侮辱了棉紙的價值。在貼棉紙前,我先用鉛筆稍微畫了一下位置,旁邊空白我先用藍綠色塗,待乾後畫上微濕的白色再用保鮮膜抓皺。如果花紋不明顯,我就用揉皺的保鮮膜沾顏料輕拍。等顏料全乾後,貼上棉紙和金條,上蓋的內面就完成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完成上蓋後,一直找不到適合下層的餐巾紙,最後決定先將下盒彩成藍綠色再貼金色蕾絲餐巾紙。
Photo by FangLan Hsu |
金色蕾絲餐巾紙
Photo by FangLan Hsu |
蕾絲餐巾紙的底色是白色,還沒上B膠前蕾絲看起來很明顯。
Photo by FangLan Hsu |
貼第一張蕾絲餐巾紙時,我想底色夠深,撕貼就好,沒想到白色的邊塗B膠後仍然很明顯,只好再用藍綠色顏料色將白色的部份重塗。
Photo by FangLan Hsu |
之後的其他面,我都盡可能剪得很乾淨。塗上B膠後都用擰乾的濕海綿壓,所以底色與餐巾紙融合得較好,沒有再出現白點或白邊的現象,蓋上蓋子,相片看起來不錯,但是實體上,如我當初所料,金色的蕾絲顏色變得比較深,遠看就陷在底色中,無法看出美美的蕾絲圖案。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不過這樣的顏色倒很適合當底圖,所以我用立體劑和型染板在中間做了立體圖騰,立體劑剛開始是白色,圖騰看起來很美,乾了後立體劑變成透明,我試塗了銀色、金色,不知為何顏色都無法讓圖騰凸顯出來,後來用了桃紅色,圖騰很明顯,但是卻覺得不搭,所以我在桃紅色上再上金色,沒想到這時圖騰變得有些紅銅色的感覺,不但讓立體感凸顯出來和整個盒子的圖案都頗搭。
Photo by FangLan Hsu |
二邊的蕾絲中心用了漂亮的扣子貼上。
Photo by FangLan Hsu |
最後在上蓋邊緣黏貼水鑽,作品就完成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胚體購自小麥手作鋪,價格98元。
http://xn--2qq722a2yeh40bm33a.shop2000.com.tw/product/134558/p3606312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先上A膠,用吹風機吹乾後,再把宮廷建築餐巾紙貼上去。
Photo by FangLan Hsu |
33x33公分的餐巾紙比胚體相比,不夠長、稍寬,所以上下多餘的餐巾紙撕除,二側胚體露出的白條貼上細布蕾絲。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另一面也是貼上宮廷建築。
Photo by FangLan Hsu |
覺得這張餐巾紙的左邊太空,所以蓋上大字章。
Photo by FangLan Hsu |
二邊白條一樣貼上布蕾絲。
Photo by FangLan Hsu |
二面完成圖。
樓梯間的牆面是半水泥半木板,可能前屋主搬傢俱時不小心把木板牆面撞破了一個洞,所以整修時就請廠商幫我補起來,也不知是不是要幫我省錢省過頭,交屋時,真是傻眼,他的施作方式是把木板切成方形再將另一個方形木板用釘槍釘上。
photo by FangLan Hsu |
因為廠商是我的學生,老公說不知我是怎麼教的?哎~~真無言,只好自己去買卡通泡棉圖案把木板遮掩起來。
photo by FangLan Hsu |
學了蝶古巴特後,一直想重新佈置,也想把旅遊紀念品或是學生送我的卡片展示出來,所以著手改造這個樓梯間。可是一開始貼軟木就碰到貼不上的大問題,結果反而讓牆面留下一堆的3M雙面膠屍體,哇~~更醜了,還好後來用了3M強力泡棉膠才順利把軟木貼在牆面上。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右下角選的餐巾紙是1/2圖的蝴蝶和花,可是因為只有一張,而牆壁的長度把二張半圖貼上還不夠,當時只想保留最多長度,所以把並沒有擷圖,結果連接處二隻蝴蝶靠得太近,我覺得裁掉一隻蝴蝶會比較好,空白處選了另一張婚紗餐巾紙,不過男生的頭上本來有條金線,裁掉後男生的頭變成平的,所以我用壓克力顏料局部彩繪讓頭形變圓,禮服和花相疊處用白色、灰色重新彩繪。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另一邊則用了房屋的1/2圖加上另一張餐巾紙的花亭。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次的拼貼我先用A劑刷了比圖案小的部分,貼上圖案後,再把圖案邊緣用B劑貼妥,最後上二次的B膠和木器保護漆,施作完畢發現遠看ok,近看邊緣會看到膠痕,所以我用白色水泥漆沿圖案邊緣刷,未乾時,水泥漆比牆壁略白,乾燥後,很慶幸兩者沒有色差,膠痕也消失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中間的軟木先用水泥漆刷二遍讓它變白色,貼上展示品,在軟木上方用麻繩吊掛卡片和明信片,牆面佈置就完成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是咱們班長給的年度作業,胚體是她和朋友阿咪共同設計製作,所以是無法在他處購買,因為是班長送的,所以胚體價格0元。
表面 | 內面 |
![]() |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本來想找一張1/2圖的餐巾紙直接貼上,可是這個胚體寬度比圖稍寬,如果直接貼上會有一條白色的部分 所以選擇用拼貼的方式製作,這個作品共使用四張餐巾紙。
![]() |
![]() |
![]() |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首先將要的圖案撕下來。
![]()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不知是餐巾紙的問題還是胚布顏色的問題,餐巾紙貼上後,白色的背景色並未如預期變成胚布的顏色,所以看起來會一塊塊地。右邊的圖案有許多藍色、紫色的色塊,但是左邊的餐巾紙沒有,因此左右二邊看起來涇渭分明,而且這個胚布原本的黃色看起來髒髒地,我不喜歡。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我先用珍珠漆加少許的紫色塗在左邊的藍字上改變字的背景太白的問題,再在左邊添加色塊,為了掩蓋突出的色塊,蓋了字章及郵戳,卻發現咖啡色的印泥顏色太明顯,整個畫面的圖案暗淡無光,所以用了酒精棉片擦了一下,讓郵戳章和字能融入圖案裏。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內面使用1/4圖餐巾紙二張直接貼上,因事先知道會多一條白色的,分析餐巾紙圖案覺得把圖案向上貼,把胚體多的部分留在下面比較好處理。
![]() photo by FangLan Hsu |
用草綠色將白邊刷一刷。
修改前 | 修改後 |
![]() |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拼貼完,我習慣刷五次B膠,2次柔軟膠,作品就完成了,放進巽老師送我們的記事本剛剛好。
![]() photo by FangLan Hsu |
綁繩鬆緊帶套上後覺得太鬆了,所以先轉個幾圈再套上。
![]() photo by FangLan Hsu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次盆栽組合的香草植物如下,老師說香草植物有的可泡茶、泡澡、入菜,有的則是提煉精油,功能不相同,今天使用的香草都可以吃,只是薰衣草的花孕婦不可以食用。
普羅旺斯薰衣草 | ![]() |
甜菊 | ![]() |
鳳梨鼠尾草 | ![]() |
甜薄荷 | ![]() |
除了薰衣草是整棵種植,其他植物都是分株而來,分株方法如下:
分株後要用報紙將根部包裏,報紙尾端要摺起來,土才不會掉落,要包報紙的原因如下:
盆栽組合時將薰衣草放在後方,甜菊和甜薄荷在前方二側,鳳梨鼠尾草在最前方。
Photo by FangLan Hsu |
毛根兔老師提供的材料如下,但因我的臉部凸出的部分想用白色的毛根,所以要多一根白色毛根。耳朵本來應該是深紫色配淺紫色,可是淺紫色毛根繞身體把三根都用完了,我買的毛根又沒有紫色,所以只好改成藍色配深紫色,所以老師的材料剩下一根深紫色的毛根。老師教授時是用保麗龍膠,但我不想因為一隻毛根兔買一罐,所以使用了雙面膠帶和熱熔膠。
![]() Photo by FangLan Hsu |
(1)首先把保麗龍球都貼上雙面膠帶。
![]() Photo by FangLan Hsu |
(2)先用鉗子在保麗龍球鑽一個洞,把白色毛根底部沾熱熔膠後插入保麗龍球。
![]() Photo by FangLan Hsu |
(3)繞完白色的毛根後,用淺紫色繞完剩下的保麗龍球,注意繞的時候毛根只要碰在一起即可,不用太緊密,理論上三根淺紫色的毛根可以繞完剩餘部分。最後要留下0.5公分左右,沾熱熔膠後插入保麗龍球收尾。
![]() Photo by FangLan Hsu |
(4)把球在手中揉一揉,讓毛根和雙面膠充份結合。
![]() Photo by FangLan Hsu |
(5)用鉗子夾著毛根轉圈,尾端留0.5cm插入保麗龍球,並用熱熔膠將這團白色毛根與本體結合,做好臉部凸出的部分。
![]() Photo by FangLan Hsu |
(6)做好耳朵,將它與本體結合。
(7)用熱熔膠將眼睛黏在適當位置,我多用了一點紅色當嘴巴。最後用筷子插入保麗龍球支撐,筷子蠻難看的,本想把筷子全部壓入土中,但是只有一個頭露出土面有些奇怪,所以將筷子表面貼雙面膠,再用黃黑二色並排纏繞,最後插入土中,這次的作品就完成了。不過因為甜薄荷我拿了很小棵的,所以右邊看起來頗空。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其他的毛根作品:
![]() ![]()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最後,老師特別交待水是要加在下面的盤子而不是從上方澆,她說報紙及土壤的虹吸作用會將水由下往上帶,這樣會促進根快速向下延伸。葉子也要常摘除才能促進側枝生長,尤其像甜薄荷這種葡蔔性植物才會因側枝重量向下垂落。摘也不可以亂摘,由心往下數三層葉子,在節點上方0.5公分處摘除。
這是學校志工的研習活動,許多人都問我,不是做過很多蝶古巴特作品,還需要參加這種研習嗎?可是我很喜歡聽不同老師的課,因為從不同老師的教學總可以總到一些小撇步。
秋香隊長留字條請我在值班後把已上好A膠的麻布袋拿到研習場地,才發現蕭老師怕大家做不完已請很多志工媽媽幫忙上好A膠,可是根據我對膠經驗,只有超悅賣的1劑夠黏,可以經過一天黏度還夠,其它家的產品大約二小時就已經不太黏,而且如果上膠沒均勻,貼上去的餐巾紙一定會出現許多氣泡,所以我就拿了老虎頭的餐巾紙做試驗,貼上後,的確如我預期出現非常多沒有黏在胚體的地方。
上課時,秋香隊長要我幫忙做一個包,可是第一張白紙貼上後,情形和我之前貼的老虎頭餐巾紙現象一樣,問蕭老師有沒有關係,她說上了B膠就好了,難道老師的B膠特性不相同??可是塗了B膠後我發現氣泡還是在,根據我對蝶古巴特的認知,只要這些氣泡還在,將來作品就會從這些地方裂開,所以為了修補這些地方浪費很多時間,也把餐巾紙弄破,不過,還好是襯底的第一張白紙,破了也沒關係。
但是最嚴重的問題是研習的會議室竟然只有一個吹風機,因為開第二個吹風機就會跳電,所以只好去訓導處吹乾。
吹乾後,本來要上白色壓克力顏料再吹乾,可以因為餐巾紙顏色頗深,我就跳過這個步驟直接上A膠,老師是讓我們用海綿上A膠,可以A膠讓我的手變黏黏地很不舒服,所以趕快把胚體拍完,我就急著去洗手並將胚體吹乾,忘了最重要的事-檢查膠是否上均勻,就把餐巾紙貼上,待我發現出現許多氣泡時,我覺得非常生氣,這是我做蝶古巴特第一次碰到如此重大失誤,只好把胚體還給隊長,請她繼續做,因為按照我的要求,我可能會把那張餐巾紙整個毀了,可是那是別人的餐巾紙不容我如此輕易對待。
緊接我拿了自己的老虎頭來上B膠,不出所料,氣泡多到肉眼都可以看出來,想著等回家再補救吧!因為我是直接貼在胚體上,白色的部分變成了麻布袋的顏色,所以我用白色顏料彩繪一下。
![]() photo by 秋香 |
胚體另一面我要重上我的1劑再貼上小老虎,壓一壓布紋相當明顯,上完2劑後,沒有任何氣泡產生,所以我覺得一開始的1劑(A膠)就很重要,只要黏得很緊沒有產生氣泡,上2劑(B膠)就容易多了。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因為之前用白色顏料彩繪總覺得明度太高,所以這次我用了珍珠漆加少許的白色顏料降低明度後將花朵們彩繪,覺得順眼多了。最後再貼上布蕾絲,小老虎的這面就完成了。
![]() photo by FangLan Hsu |
至於老虎頭的這一面的修補方式是在氣泡處鑽洞或剪開重新上膠黏在胚體上,可是修來修去,發現要修的地方實在太多了,覺得修下去我會瘋掉,所以決定撕掉重貼,很意外胚體的餐巾紙竟然很輕易的撕除,摸了胚體黏濕濕的,表示老師的B膠的確有滲透到胚體,並且似乎不容易乾。而我上了超悅2劑的邊緣餐巾紙緊黏無法撕除。這時我才發現往後的作品千萬不要在第二天才決定捨棄餐巾紙,否則若無法順利撕除可能胚體會變得很髒。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既然撕掉了,就決定把蕭老師的作法慎重地做一遍。
(1)胚體上A膠,我的作法是用10元刷子橫向刷一次,直向刷一次,再來就不沾膠,直接把刷子左右上下刷一刷,一定要確保膠刷得很勻。
![]() photo by FangLan Hsu |
(2)吹風機吹乾,這時會發現膠的顏色會變透明,用手指摸起來會覺得黏黏的,但不會沾在手上。
![]() photo by FangLan Hsu |
(3)貼白色餐巾紙後吹乾-餐巾紙一般都有三張,取最下面那張白色的貼上。我習慣先將紙稍折二半,對齊上方的線及目視二邊的距離將餐巾紙慢慢擺放在適當位置,A膠的性質很像便利貼,如果發現位置不好,可再撕起來重貼,等位置確定後,再用手指由中間向左右、上下推平餐巾紙,再用油紙推平,最後再用海綿壓出布紋,布紋出現代表餐巾紙已和胚體充份結合。檢查沒問題後用吹風機吹乾。註:袋子裏也要吹一吹。
![]() photo by FangLan Hsu |
(4)塗B膠-蕭老師說要用V形塗法,先將餐巾紙約略分成四等分,先橫塗再直塗,稍微施加壓力刷塗。我試驗後發現用正式的拼貼筆沾的膠較多,所以可以一筆刷到底,如果是用文具行的10元刷子毛較少,沾的膠不能一筆到底,也很難施力。
![]() photo by FangLan Hsu |
(5)用吹風機吹乾-吹乾後會發現胚體稍微白了些。
![]() photo by FangLan Hsu |
(6)用白色壓克力顏料拍色-我怕手髒,所以用海綿拓棒拍色,吹乾後,再用筆刷刷一次白色顏料,放置自然陰乾,這時會發現胚體變得很白。布紋仍清晰可見,我原本以為下面那張白色餐巾紙不貼平也沒關係,但是拍完白色後發現原本餐巾紙沒貼好的摺痕還是很清楚,所以第一次貼的那張白色餐巾紙還是得好好貼才是。
![]() photo by FangLan Hsu |
(7)貼上正式餐巾紙-哎~~發生預期之外的事,遍尋所有蝶古巴特網路商店,竟然都沒有老虎頭的餐巾紙,殘念!!!,我喜愛的變形蟲圖騰啊!只好退而求其次貼了一張全豹頭的餐巾紙。
![]() photo by FangLan Hsu |
(8)整修-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順利貼上沒有重大瘕疵,總會很興奮地用油紙推來推去,等推完後總會發現些悲劇,某些餐巾紙不翼而飛,而且總找不到屍體,所以會出現底下胚體的顏色,這次我拍白色時沒考慮餐巾紙的大小,貼完餐巾紙後,邊緣會出現白色的地方。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跟林孟祥老師學彩繪的好處是不怕破洞,因為彩繪一下就好了,更何況,這次破掉地方的黑色和金色,是主色系,所以塗完顏色後,幾手看不出破洞的位置。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9)上5次的B膠,2次保護膠-我習慣每上一次B膠吹乾後都會用油紙再推一次,最後一次的B膠和二次的保護膠都是自然乾,不使用吹風機吹乾。
![]() photo by FangLan Hsu |
(10)最後黏貼布蕾絲,作品就完成了。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其實以前我曾直接在胚體上拍白色顏料發現非常難拍,也曾貼多張白色餐巾紙讓胚體變白,但我覺得此次蕭老師先貼一張白色餐巾紙再拍白色壓克力顏料的作法比較容易讓胚體變得很白,所以豹頭這張餐巾紙的顏色能原汁原味呈現,也不需要再補色,非常適合貼淺色餐巾紙。
最後要提醒同好,拍色前,最好用紙膠帶先把把手下面貼起來,才不會像我不小心將顏料拍到把手,使把手的下面有些白白的。
由台明將公司創立的「台灣玻璃館」,除了展示玻璃藝品,並以「四面亮麗、八方驚奇」的創意呈現於社會大眾眼前。
護聖宮簡介影片:http://youtu.be/jUXCcPc3k0Q
護聖宮為宣揚媽祖德澤,推動「鹿港古都.彰濱新城」同步發展,以玻璃團隊的產業技術,結合電子科技、生態保育、文化創意特質所建構的玻璃廟。
![]() photo by FangLan Hsu |
玻璃廟係以筏式水泥基座結合鋼骨作主結構,而後再運用高科技隔熱安全玻璃作屋面及外牆材質。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內部以木雕、石雕精品,融合彩繪窯燒、熱塑、堆疊玻璃修飾。
![]() photo by FangLan Hsu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內部展現多元文化及藝術創作,春節期間到處擺著大型燈籠創作。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展館景點導覽:http://timingjump.com.tw/flash_intro1/map.html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商品館有許多玻璃及琉璃藝品
![]() photo by FangLan Hsu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現場玻璃創作演示。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邊的廁所很有特色,沒關上時,裏面的設施一覽無遺,但只要鎖上會變成不透明,所以如廁時不用擔心被人看見。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春節期間展示的燈都很有特色。
![]() photo by FangLan Hsu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彰濱工業區有許多風力發電機。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大統醬油觀光工廠不論團體或個人,只要預約即可入製作區參觀。
![]() photo by FangLan Hsu |
2000坪的戶外區域佈置非常用心,有歐式景觀區。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裏的水池有臺灣和中國,裏面各自擺放蔣中正和毛澤東的塑像,看著,看著,倒也覺得有些趣味性。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地中海景觀臺
![]() photo by FangLan Hsu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萬里長城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兵馬俑
![]() photo by FangLan Hsu |
觀看行程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sets/72157629052334753/with/8018261357/
11月9日這天的義工隊員聯誼活動地點是圳頭窯和鹽來館,早上8:20分出發,遊覽車是豪賓遊覽車公司。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圳頭窯位於苗栗通霄鎮的圳頭里,是一處兼具休閒、人文、藝術與教育中心的景觀藝術園區。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圳頭窯藝博物館一樓有一邊是陶藝作品區
博物館一樓另一側則是視聽室,導覽前會在此播放一段圳頭窯的興建史。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圳頭窯 ,是由王德龍老師自己研創的柴窯 ,是結合橫焰式與倒焰式的雙用窯。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陶藝家王德龍先生因醉心陶藝,所以工作室取名為「醉陶工作室」。
![]() ![]() ![]() ![]() ![]()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因為王老師很愛乾淨,工作室沒有尋常髒亂的印象,反而是份外乾淨整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吊工具的地方都有畫上形狀,方便將工具歸位。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園區到處可以看到Tony 老師複合媒材的創作,將陶土、木頭、金屬、玻璃等…充分應用在作品中。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使用的材料很多是廢物利用。像這個作品在陶盤後方其實是不銹鋼的水管接頭。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水溝裏的毛刷可以過濾水中雜質,據說idea來自前人的智慧。
![]() Photo by FangLan Hsu |
破碎的陶片可以拿來貼壁面,這是921地震時破碎作品的另類呈現。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是一幅我很喜歡的鐵材作品。
![]() Photo by FangLan Hsu |
畫家村工作室由秀甄老師負責,裏面展示許多畫作。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園區的門票可以抵消費。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坐在戶外用餐,頭上交錯的藤蔓,串串陶臉吊飾,徐徐微風,覺得非常愜意。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午餐我點的是豬排飯,很家常,份量頗多,我沒吃完,有些可惜。
![]() ![]()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回程的路上,路邊別墅探出頭的九重葛花顏色很美,農家的巨無霸柑橘都吸引我的目光。
![]()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台灣鹽業原採用日晒法,但為提昇國人用鹽品質,政府引進日本先進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鹽法,先於精選之海域環境汲取天然海水,經過濾去除懸浮雜質後再使用精密離子交換膜,抑制重金屬、高分子清潔劑、界面活性劑等有害物質,透析濃縮後加熱蒸發結晶,經高溫乾燥後生產,並於六十四年六月完成通霄精鹽廠建廠,供應全國鹽品需求。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民國100年成立台鹽通霄觀光工廠。廠區設有鹽來館、海洋溫泉泡腳區、廠區導覽與體驗活動等服務及設施,成為全台唯一結合高科技精鹽生產與鹽業教育之觀光工廠。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鹽來館內的導覽解說及密技說明,可以讓我們對鹽更加了解。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鹽宗」藝術品是精鹽廠的地標及保護神,歷史記載「夙沙氏」是中國最早煮海鹽的人,所以依據記載塑立這尊雕像。「鹽宗」作品高2.45公尺、重5噸,是採高級白玉石雕刻,鹽宗右手挽著魚網提著一條大魚、腳踏著一隻野豬,左手高捧著鹽晶。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鹽宗的許願池裏投幣祈求,不知道是不是來的老人家比較多,大家最在乎的是「健康」。
![]() Photo by FangLan Hsu |
此處最受歡迎的應該就是泡腳池了,水溫高達48度的鹽水,泡一下子,腳就變紅了,據說泡溫鹽水可以去腳氣並殺菌消毒。
![]() Photo by FangLan Hsu |
觀看行程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sets/72157631967815102/with/8170458334/
買了Nikon p510後,一直想替它找個適當的家,我希望相機包可以將旅遊所需的物品都放進去,不用背其它的包包。剛開始在網站花了二千多買了一個,可是到貨後才發現它太龐大了,沒有美感,剛好在網站看到店家做的相機包不論樣式或布料花色都很符合我的喜好,所以就訂了一個。
訂購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vincenttimmy-mama/archive?l=f&id=39
排了二個月的隊,終於拿到我的包,雖然花色不是我原先喜歡比較白的巴黎鐵塔,這塊偏咖啡色系的花色我覺得也挺不錯地而且製作者peggy的配色很用心,所以整個包看起來很有質感。
連繫時我告訴peggy包包的夾層愈多愈好,所以這個包的夾層很多。
後方有一個可以放護照夾的夾層
裏面可以裝Nikon p510、普通傻瓜相機、錢包、電池、記憶卡、旅遊蓋章小筆記本、原子筆等…,還可以裝許多東西。
把東西拿出來,擺在一起照個相吧!
側面有二個小口袋,可以放手機,本來我是希望也能放水瓶,可是袋子不夠高又淺,似乎不適合放水瓶,這是唯一的小缺憾。
正前方有一個拉鍊袋。
拉鍊上別了一個相機的皮飾,許多朋友看了都很喜歡。
因為我告訴peggy我有可能會換微單眼相機,所以這個包的裏面的格層是可調整的,整個拿起來空間蠻大地。
可以將加了旅遊鏡的CANON 500D直接放入,再放一臺小相機。
為了可以放不同的物品,考慮包包深度及高度的問題,這個包的扣環可以調整長度。
背帶有質感,也可以調整長度。
最貼心的是有相機和姓名皮標,讓相機包個性化。
贈送的手機耳機塞
價格1980元,朋友都說是個物超所值的包,謝謝peggy小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