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早晨離開時,女兒說:「媽媽好奇怪,昨天晚上覺得這裏很荒涼、路很小條、很恐怖,怎麼早上看起來完全不一樣?」這麼奇特的民宿位於田野間,晚上沒燈光所以一片漆黑,但早上可是綠油油地,所以心境二樣。
![]() |
這裏的早餐老閭娘親自下廚煮,講究衛生,弄得規模好似自助餐,我一向很佩服把素食煮得如此好吃的人,真是超推,尤其是綠豆蒜,哇~~人間美味,上圖中的「米饅頭」也是第一次嚐到。
![]() |
不過這間民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位於田野間,一早起床會看到浴室裏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會遍佈小蟲的屍體;再來價格比較高些,3000元。
![]() |
來到池上怎能不看大波池。
![]() |
![]() |
當然也不能錯過吃得到米粒的「米冰淇淋」,不過,貴森森,一粒50元。左圖是紅豆,右圖是原味,我覺得原味口感較特別。
![]() |
![]() |
六十石山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東側海拔約800公尺的海岸山脈上,這兒有一片廣達300公頃的金針田,與赤科山同為花蓮縣內兩大金針栽植區。
![]() |
上了途中會看到一棵花蓮縣列管的「茄冬樹」
![]() |
六十石山可以觀看金針花的地點很多,每個地方都很美,雖然有規劃停車場,但面積太小,無法容納賞花的旅客,還好我們去的這天非假日,所以只好找非轉彎處「路邊停車」。下圖是黃花亭看到的景象。
![]() |
這座像個饅頭山就在小瑞士觀景臺附近,全部被金針花覆蓋。
![]() |
爬上山頂往下看,非常美吧!
![]() |
走到忘夏亭途中可以一覽剛去過的小饅頭山。
![]() |
最高點的忘憂亭可以往下俯看。
![]() |
連山邊凸出的石塊也很特別。
![]() |
路邊的樹伴著金針花也很美。
![]() |
玉長公路全長16.22公里,道路寬9公尺,是唯一以隧道方式(長2.66公里)穿越海岸山脈的公路,穿越隧道後,景象由山景變成了海景。
![]() |
在「烏石鼻社區」這個地標物的下面就是長長的美麗海灘。
![]() |
好像是我們的私人專屬海灘,這麼美的地方只屬於我們這家人。
![]() |
如果累了,也可以在岸上的涼亭休息,我好喜歡這裏的海。
![]() |
海岸旁的休憩區很多,這裏的廁所很乾淨。
![]() |
公路旁聳立一塊體積頗大,高達16公尺,外形獨特有趣的石灰岩柱,被稱為「男人石」(下排左),我們由牌樓(上左)進去想看看整個石柱的形體,很害差喔!原來路的盡頭像公園的地方到處都是雕塑品,哈哈~~結果一直催促我們離開的是老公。
![]() |
石雨傘,屬於石灰石隆起的海蝕地形,狹長岩岬、礁石、海蝕地貎,向東北方向斜伸入海長達一公里,岩岬近岸處有隻形狀如傘的海蝕岩柱,像一把雨傘,因而被稱為石雨傘。
![]() |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蝕斷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 其中三塊巨大的岩石,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三仙台也因此而得名。過去想參訪三仙台,遊客只能利用退潮時,涉水而過。民國76年完成造型夠眩的八拱跨海步橋,橋分成八拱,波浪造型,長320公尺,銜接三仙台和本島,橋上階梯也是320階,是東部海岸的著名地標。 我們抵達的時間是下午一點左右,因為太熱,只爬一拱就放棄了。
![]() |
這一天的午餐選擇成功漁港的「新發海產店」(宋媽媽),這家店算是來台東這趟旅程用料實在,價格合理的店。店裏的牆壁與天花板都是簽名,可見得來過的顧客頗多。
![]() |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都歷的「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本部,坐山面海,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南眺可見綠島,四周環境相當豐富而美麗,阿美族民俗中心在另一頭,但我想看來看去大概差不了多少就沒過去看了。
![]() |
來泰源幽谷主要就是到登仙橋休憩區看臺灣獼猴,這裏的猴子很多,幫同伴抓癢,互相追逐,媽媽懷抱小猴,好玩的是當攤販的二隻狗互相打架時,猴群會群起攻之。這裏的猴子會在人群周圍活動,隻數眾多實屬今生少見。
![]() |
登仙橋舊橋造型優雅,如長虹跨溪,新橋鋼骨結構看起來較粗獷,二岸景色優美。
![]() |
小馬隧道寬約3.5公尺,高3.75公尺、長約230公尺。除兩端在戰後稍作整修、塗以水泥外,其餘均保留人工開鑿痕跡。
![]() |
東河橋位於馬武窟溪出海口附近,東河舊橋由日本籍工程師吉田課長設計,因應地形且為保留溪中巨石景觀,設計成一半是拱型結構,另一半則是支架式的橋墩,兩邊形成有趣的對比,是極為罕見的橋墩設計。
新橋 | 舊橋 |
![]() |
![]() |
![]() |
![]() |
舊橋放大
![]() |
來到東河鄉當然要買一下有名的東河包子,小排了一下,買到了包子,在路上忙著吃,竟然忘了拍照,味道不錯,只是皮非常鬆,應該不是老麵做的包子。
![]() |
下圖是東河包子牆上所掛新舊東河橋的畫作。
![]() |
金樽可俯瞰海岸全景,包括金樽漁港、白沙灣海灘及金樽附近的山澗峽谷,是臺灣唯一正在形成的陸連島,因看似酒杯,故取名為「金樽」,又因為形狀像船錨,也被稱為「錨島」或「錨狀礁」。 問了民宿的老閭娘,她說退潮時車子可以開過去,但是漲潮時就會變成小島了。
![]() |
今晚要住的民宿叫「花墅」位於都蘭。老閭娘是三間民宿最親切的,不過好玩的是我們抵達時老閭娘不在家,打電話詢問後,老閭娘說鑰匙已插在門上,直接進去就好了。老公說:「叫花墅,怎麼沒看到花?」我就跟老公說到處都有花怎麼沒看到?房間看起來乾淨,唯一的缺點是黑黑的馬桶(是那種刷不起來的),讓我對乾淨的「感覺」大打折扣。這間民宿沒有海邊,只能在庭院遠眺海及綠島。
![]() |
check in完,繼續出去玩,看到「都蘭國小」的指標,老公說要去看看。
![]() |
![]() |
「水往上流」是因為路旁的景物傾斜度大於路面,而造成彷彿流水由低處往高處流的視覺上錯覺(也有民眾po影片說是上面有抽水馬達?),雖然如此,現場看到時還是覺得很神奇。
![]() |
都蘭街上的店家不多,看不到好吃的店,最後晚餐是在7-11買的,這裏的7-11和其它不同,是門口有一堆都蘭書包,還有特大號版的呢。
![]() |
觀看行程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sets/72157631367759864/with/791845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