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兒回學校後,順道去關廟遊玩,第一站是「新光彩繪社區」,散步時碰到其他遊客,他們說衛星導航把他們帶到深山去了,所以如果要到這裏最好設「新光國小」,從新光國小進去就可以到「北寮老街」。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進到新光國小的這條道路旁水泥路障上有立體的鳳梨和小朋友彩繪的作品。
Photo by FangLan Hsu |
新光社區位於關廟區東北角,主要為丘陵地形,民國46年改名為新光里。新光里居民多以務農為主,7成種鳳梨,其次是綠竹筍。近年因人口外移,所以居民大部分是老人。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邊的彩繪融入農村特色。
Photo by FangLan Hsu |
小朋友的黏土作品替單調的水泥牆添了生氣。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此地散步,欣賞牆上的彩繪作品,有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
Photo by FangLan Hsu |
我覺得此地的作品彩繪很多是很有水準的作品,不是隨隨便便塗鴉。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邊可以看到很早以前用竹子蓋的屋頂建築。
Photo by FangLan Hsu |
即使是用貨櫃屋堆建的房子也很有藝術感,我跟老公說如果有一塊地,這樣建一棟房子也是很不錯地。
Photo by FangLan Hsu |
廢墟也被美化一番。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古樸房屋呈現的趣味感。
Photo by FangLan Hsu |
路盡頭的牆上說明這個「嗊哩農村媚力再造」是由信義房屋贊助執行。
Photo by FangLan Hsu |
新光里的這個「代天府」建造蠻富麗堂皇。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裏也是鹽水溪的源頭。
Photo by FangLan Hsu |
第二站「大潭埤旺萊公園」,地標是一顆超大的鳳梨。
Photo by FangLan Hsu |
大潭埤位於關廟松腳里,古名「弼衣潭」、「白衣潭」,明鄭時期即已開墾,為關廟最早開發之處。清領時期,大潭埤曾被列入臺灣8景之一,這裏很適合騎自行車觀覽。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公園對面水邊的這個建物讓我很嚮往,好像歐洲的建築,心想,如果是我家多好,每天都可以看廣大的水面,心境應該會寬廣吧!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公園遠遠就看到上方的菩提寺的大佛。
Photo by FangLan Hsu |
白雲禪師奉恩師 上虛下因老和尚的囑咐,於台南市關廟區的山水僻靜處,開創了千佛山 。當年老禪師晉山之時,見菩提寺周圍群峰簇聚有若千佛,故將菩提寺所在地取名為千佛山。
Photo by FangLan Hsu |
100元獻金可以選擇一支劍蘭禮佛。
Photo by FangLan Hsu |
寺方也有架設攝影機,方便遊客由鏡頭觀看舍利子。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全台第一座經塔在千佛山菩提寺,造型比照緬甸的經塔建造。所供奉的是般若部的兩部最重要的經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Photo by FangLan Hsu |
要回程時看到一家店裏有許多人在購物,所以順便下車買,後來查網站才知是麥芽糖餅乾二家名店之一-章成。章成對面買了關廟麵,斜面 「鑽寶寶」買了士鳳梨酥。
觀看行程大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sets/72157632767986275/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