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v<205KM>格拉茲GRAZv<215KM>布雷德BLED(斯洛維尼亞)
飛行過程有時和鄰座的同事麗津聊天,有時吃餐點,有時睡覺,十三小時的飛行似乎不像以前那麼難熬,只有降落時,因為氣壓變化導致耳朵不適,甚至引起頭痛。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機場有些錯亂,以為是晚上,被團友們笑,原來比臺灣慢六小時的維也納時間是清晨,上了維也納的巴士,車上的顯示屏顯示時間是清晨6:55,溫度是16°C。
Photo By FangLan Hsu |
格拉茲(GRAZ)是奧地利第二大城市,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 格拉茲是圍繞城堡山修建,它的斯洛維尼亞語即為「小城堡」。格拉茲擁有珍貴的中世紀建築群,在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美國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有時稱自己為格拉茲人。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下了遊覽車,莊老師帶我們走下一個階梯到了莫爾河河邊。
Photo By FangLan Hsu |
河邊所看到的莫爾島(Murinsel, Island of the Mur)像二個半碗,和其他人由高處往下拍看到螺旋貝殼狀不同。莫爾河島是是美國紐約建築師維多阿肯西(Vito Acconci)為格拉茲市獲選為2003年歐洲文化之都而建造的獨特地標, 其結構是以銀色鋼管交織成網狀,兩邊各有橋梁串聯河岸,這座人工島嶼還會隨著水位高低而升降。
Photo By FangLan Hsu |
墨爾島戶外的露天劇場則提供了表演場所,外圍的銀色管子和中間的網子設計成可供小孩玩耍的遊戲場,加上白天是咖啡館、晚上是酒館的室內餐廳,讓它成為具有藝術之美的多功能場所。
Photo By FangLan Hsu |
Photo By FangLan Hsu |
※註:沒由上往下拍階梯,可惜!
過了河到對岸,可以看到「城堡山」,高高的鐘,其實是有名的「格拉茲報時塔」,在那裏可以從高處觀賞市景,可惜沒有排入這次的景點,實在可惜。
Photo By FangLan Hsu |
Photo By FangLan Hsu |
Mariahilfer church瑪利亞索菲亞教堂是巴洛克式雙塔教堂,原始巴洛克牆面是由Pietro de Pomis設計,目前巴洛克後期風格和雙塔則是Joseph Hueber於1742-1744年所建。
Photo By FangLan Hsu |
格拉茲現代藝術館(Kunsthaus Graz)這座外觀造型相當奇特的博物館,是格拉茲為了慶祝2003年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所興建,由英國倫敦建築物Peter Cook及Colin Fournier設計,三、四層樓高的獨特造型,當地人稱它為「友善的外星人」。它的外殼包覆著藍色半透明壓克力玻璃,在表層下安裝有一種他們稱為 BIX 的發光裝置,藉由電腦的控制可以讓整個建築物的九百平方公尺的外皮變成超大的低解析度顯示幕,實現了「Communicative Display」的想法。
Photo By FangLan Hsu |
Franciscan Church 芳濟各教堂的鐘樓是顯著的地標 ,洋蔥頭穹頂,於1643年完成。
Photo By FangLan Hsu |
橋上扣鎖,稱為「愛情鎖橋」。
Photo By FangLan Hsu |
紳士街 (Herrengasse)是奧地利格拉茨市中心的一條巴洛克式大道,該市社會生活的中心。它在鐵門連接主廣場(Hauptplatz),另一端靠近格拉茨的公共運輸中心Jakominiplatz。它呈南北方向,平行於穆爾河。1972年11月以來,格拉茨所有的有軌電車都經過紳士街,不允許私人車輛進入,主要供行人專用。這條街上的重要建物如下:(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5%E5%A3%AB%E8%A1%97_(%E6%A0%BC%E6%8B%89%E8%8C%A8)
1號 – Salzburger Hof
2號 – Schranne,16世紀以前為法院,後來為市政廳
3號 – 畫牆樓(Gemaltes Haus)
9號 – 將軍宮(Generalihof)
10號 – Caspar Antoni Forno咖啡館(1747年);1887年被拆除,併入新市政廳
13號 – Stubenbergsches Haus(拿破崙在格拉茨故居,1797年4月)
15號 – 舊海關(alte Hauptzollamtsgebäude)
16號 – 格拉茨州政廳(Landhaus):該市第一座文藝復興建築
17號 - 施蒂利亞貼現銀行(Steiermärkischen Escomptebank,1910),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23號 – 格拉茨聖血教堂(Stadtpfarrkirche zum Heiligen Blut)
28號 – Thonethof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棟位在修波巷(Sporgasse)和海倫巷(Herrengasse)交會的艾格樓房,是Graz最古老的藥房(現在是SWAROVSKI施華洛世奇水晶店),建於1535年,它的名字「Ums Eck Lugen」意指「凝視中的街角」。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公爵府(Herzoghof)又名的彩繪,繪畫房屋(Gemaltes Haus)是街上最顯著的建築物,1360年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家族曾在這棟建築辦公。房屋面對著鬧街的牆面全部繪滿了壁畫,最早的壁畫繪於1742年,是畫家Johann Mayer在1742年的作品,畫中都是希臘羅馬神話人物。後來大靈廟的建築師多蒙尼可‧德‧阿里歐(Domenico dell’Allio)以原創性的裝飾壁畫取代了舊有的歷史壁畫。
Photo By FangLan Hsu |
郝普特廣場(Hauptplatz)是舊城區的中心,市政廳所在地,所以也稱「市政廣場」(Town hall)。在周邊環繞著十七、十八世紀不同形狀的山形牆建築物。
Photo By FangLan Hsu |
廣場的中央有個約翰E.Johann 大公噴泉,噴泉座上立著約翰大公爵雕像。西元1827年約翰大公爵為開發當時落後的這個區域,引進大學以及開發交通,為城市做出了傑出貢獻,深受百姓愛戴,被大家稱為「百姓的親王」(A prince of the people )。雕像旁環繞四個塑像象徵著流經州內的4條河流:茵斯河(Enns)、墨爾河(Mur)、德拉瓦河(Drau)、桑恩河(Sann),噴泉的階梯常見遊客在此休憩。
Photo By FangLan Hsu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市政廳是16世紀中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
Photo By FangLan Hsu |
Zeughaus是建於西元一六四五年年的四層樓高的中世紀軍械庫,收集了許多奇特兵器、甲冑、槍枝等,大都是歷次和土耳其人戰爭中的武器裝備,其中的盔甲和長矛其收藏數量可以武裝兩萬八千萬名士兵。
Photo By FangLan Hsu |
州政府(Landhaus)議會大廳所在地,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州政府主要建築於1557~1565年間由多米尼克·德爾·阿利奧設計建造。 入口處是半圓形窗戶和陽台,透過圓形窗戶就可以看到州政府的議會大廳。 內院兩邊連著三層拱形門廊,中間有一座美麗的噴泉,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作品。
Photo By FangLan Hsu |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種高柱在歐洲常可見到,據說它是「黑死病紀念柱」,或叫做瘟疫紀念柱。黑死病就是鼠疫,曾在歐洲造成百萬的死亡人數。如果有城鎮未受波及,或疫情很輕的,就會建造一座紀念柱來感謝聖母瑪莉亞的保佑。
Photo By FangLan Hsu |
Photo By FangLan Hsu |
Graz相片集:http://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sets/72157633824423853/with/8890477157/
景點介紹:http://www.graztourismus.at/cms/ziel/2866010/EN/
沒去成地:格拉茲-聖芭芭拉教堂 、皇宮、大教堂、大陵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