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搭乖立榮航空由台中機場飛到金門尚義機場(B7-681 7:00~7:55) 。
Photo by FangLan Hsu |
到金門的第一件事是到到機場的冠城租車行租機車,服務人員先用汽車載我們到體育場旁邊的店裏選機場,辦好文件登記後,服務人員先將我們的行李送到民宿,我們則騎車到壽記吃早餐,可是壽記小小的店面坐滿了,老閭說要等45分鐘才有位置,所以我們只好放棄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離開壽記就到不遠處的巧味香用餐,朋友們吃的是70元的蚵仔麵線,我則點了30元的魚丸湯,朋友說蚵仔麵線好吃,我則覺得魚丸湯乏善可陳。
Photo by FangLan Hsu |
吃完早餐先到水頭聚落定風波民宿安排入住事宜。
Photo by FangLan Hsu |
定風波民宿,屬於一落二櫸頭加右護龍的格局,過去曾為「酉堂」的屋主所有。換了主人,再增建護龍。
Photo by FangLan Hsu |
我們這個院落的二間房是「斜照」和「任平生」。斜照是二張大床黏在一起。
Photo by FangLan Hsu |
「任平生」的床是一大一小,有床腳,床上放著可愛的玩偶。
Photo by FangLan Hsu |
二間浴室都採乾濕分離,「斜照」的浴室是狹長型,看起來雖然大,但是朋友說洗澡時因為窄覺得不很舒服,但是房間的熱水很熱。「任平生」的熱水會不時從很燙變很冷,熱度不穩定,而且馬桶的水下很慢,如果上大號,要沖數次才會乾淨。
Photo by FangLan Hsu |
大廳的擺飾非常雅緻,到處是書和字畫。
Photo by FangLan Hsu |
民宿給的福袋是由「博狀元餅」活動來決定,每間房擲六顆骰子,再決定獎項。
Photo by FangLan Hsu |
我擲了三個紅四,獲得「免費機車一日」,所以管家給了我四百元。
Photo by FangLan Hsu |
朋友則是獲得風獅爺 鑰匙圈。
Photo by FangLan Hsu |
休息一下後,就出發準備連車搭船到小金門。船票每人60元,機車每部50元。我們很誠實地買票,但是不管是去程還是回程都沒有驗票,可見金門人很相信遊客是誠信的吧!
Photo by FangLan Hsu(在相片按下可以看大圖) |
乘客和機車的出入口是分開的,機車要上船排好,騎士再到上層乘坐。
Photo by FangLan Hsu |
客艙可以乘坐63人,可是救生衣是集中放置而不是放在座位底下,感覺水上安全管理鬆散。
Photo by FangLan Hsu |
九宮碼頭的大花鐘。
Photo by FangLan Hsu |
雞與風獅爺一樣,具有鎮風避煞、護宅保平安的功效。風雞是小金門特有的民間信仰之一,小金門的西方、南塘、東坑等村外緣豎有泥塑的公雞,前二者雞身漆成白色,村民稱為「白雞」,也叫「風雞」;因為小金門的風強,環境適合白蟻繁殖生存,故極易有白蟻產生。昔日以木造為主的廟宇易受白蟻產生侵蝕損壞,因而以混凝土塑成的白雞坐落於廟宇附近隱含者有啄食白蟻之意味。另外雞的方向都是面對強勁季風的風向,隱含擋風的意義,後來就衍變成白雞具有鎮邪制風煞的作用;因此村民在屋頂塑立陶瓷或泥塑的「風雞」就是期待牠的陣風煞、驅邪避災、護宅保平安。下面這隻是在碼頭旁的「人文風雞 」。
Photo by FangLan Hsu |
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於民國50年開挖作為人員、物資運補用,不同於其他坑道,站在棧道上就可以清楚看到坑道的出海口。
Photo by FangLan Hsu |
閘門不見了,但還是可以看到當時閘門的位置。
Photo by FangLan Hsu |
拉起閘門的絞盤還留著。
Photo by FangLan Hsu |
牆壁遺留開鑿山洞的炸藥孔。
Photo by FangLan Hsu |
九宮坑道是我在大小金門看過最喜歡的坑道,因為原始但可看性高,山洞設有緊急對講機,可惜坑道後面的燈沒亮,棧道暗暗地,我不敢再走下去,只好回頭。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通往遊客中心的步道上又看到另一個出口。
Photo by FangLan Hsu |
步道旁隨處可見「苦檻藍」的植物,開著美麗的紫色鐘形花,花期2-4月。
Photo by FangLan Hsu |
烈嶼遊客中心原是九宮醫院所在地,位於九宮坑道口旁,進入後會看到一個有幾條走道的巨大花岡岩石洞。
Photo by FangLan Hsu |
遊客中心內展示烈嶼地質特色,如花崗岩、玄武岩、貓公石、生痕化石。
Photo by FangLan Hsu |
金門與廈門相對位置圖及烈嶼遊憩資源圖;九宮醫院歷史;烈嶼軍事、美食、景觀照片 ... 等
Photo by FangLan Hsu |
館方人員說這個石洞連結九宮坑道的路已快開放,下次再到小金門應該會多了個景點。
Photo by FangLan Hsu |
我去遊客中心旁的廁所竟然碰到門栓無法打開的情形,因為沒帶手機,只好一直叫同伴的名字,結果她們在外面沒有聽到,我花了十分鐘左右才打開,朋友說我可能被阿飄盯上,害我覺得毛毛的。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八二三紀念碑(勝利門) 的砲彈碑身以823砲戰致勝關鍵武器八吋榴砲砲彈為樣式,紀念823砲戰的勝利,青天白日國徽為底座,在砲彈與底座連接處有紀念誌。
Photo by FangLan Hsu |
午餐地點是黃厝三層樓民宿,這家民宿以芋頭風味餐著名。
Photo by FangLan Hsu |
芋頭全餐是以人頭計,一人三百元,我們四個女生怕吃不了那麼多,所以選擇單點。
Photo by FangLan Hsu |
芋頭丸子、蚵仔煎、芋頭米粉湯、沙歲炒角瓜。
Photo by FangLan Hsu |
網站最推的芋頭桑椹綜合冰。
Photo by FangLan Hsu |
吃飯時下起大雨而且沒有停的跡象,所以我們只能在民宿繼續待著,老閭娘很好心的泡了好喝的芋仔蕃薯籤茶給我們喝。現在寫網誌,很懷念那個味道,後悔沒買些回來。
Photo by FangLan Hsu |
喝茶後,下午二點多了,雨還是沒停,問老閭何時會停?老閭說小金門很少下雨,這雨來得突然,他也不知何時會停。因為行程已耽誤許多,所以花了50元買雨衣打算走路前往很近的景點-地雷主題館。這雨衣實在太爛了,除了我以外,二位朋友的雨衣都是套上去就裂開了。
從三層樓往上走大約一百公尺就到勇士堡了。 在雨中拍攝的勇士堡好像罩在霧中。
Photo by FangLan Hsu |
大小金門許多景點目前沒有軍隊駐防,所以會用蠟像代替原來的軍人,有時還會喊敬禮,害我三不五十會被嚇到。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地雷主題館是設置在勇士堡與鐵漢堡之間的地下坑道。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不同的警告「小心地雷」標誌。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裏是地雷互動區,地雷被封在壓克力盒裏,說明是講「踩到會發出火光及聲音」,我很想試試,但又怕被嚇到,所以只用單腳輕碰,結果都沒有「呯!」後來問了當地人才知道要整個人踩上去才有效果,以後有機會我再試試。
Photo by FangLan Hsu |
砲口放置射擊砲,牆上還有口令,很有臨場感,另一個展示空間則有地雷清除作業的蠟像。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地雷主題館的另一個出口是鐵漢堡,出口上方的標語,三大成功,據說原本是「三天成功」才對。
Photo by FangLan Hsu |
鐵漢堡、勇士堡和將軍堡並稱烈嶼三堡。探頭看看,很棒!雨停了,所以我們三人決定走外面回勇士堡找在遊客中心等我們的另一個朋友。
Photo by FangLan Hsu |
鐵漢堡外擺放戰車和不同類型的砲。
Photo by FangLan Hsu |
關帝廟旁具古意的泥塑風雞。
Photo by FangLan Hsu |
鐵漢堡旁的房子損壞嚴重,但是磚塊的堆疊方式似乎靜靜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Photo by FangLan Hsu |
蠻大的櫻花樹,下方一層層台階壁上石板的堆砌方式我覺得很漂亮。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隻風雞很可愛。
Photo by FangLan Hsu |
金瑞成貢糖廠也在附近,所以我們先過去瞧瞧。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裏是工廠,所以可以看到原料和員工工作情形。
Photo by FangLan Hsu |
商家請我們吃糖,也拿了茶給我們喝,這二者配在一起很搭呢!商家也會將我們買的貢糖用漂亮盒子打包,讓我們可以提著上飛機。在小金門買不麻煩,廠商會在隔天送回民宿或到金城的金瑞成貢糖展售店我們再去取貨。
來源: |
牆上的打油詩店家說把剛起鍋的油條攔腰折斷,夾著一塊酥脆的貢糖入口是人間美味。以後有機會要試試。
Photo by FangLan Hsu |
雨後放晴的小金門景象很特別,地上到處在冒煙,可見溫差很大呢!田地遠方的景色如同罩在薄霧中,特別美麗。
Photo by FangLan Hsu |
蓮湖因水庫整建,被二座橋分成三個小湖泊,一棵樹倒在湖面、倒影的美麗的景象讓我聯想到九寨溝。
Photo by FangLan Hsu |
貓公石散布在埔頭至黃厝間綿延1公里的海岸邊,是種含鐵質結核塊岩,顏色多呈紅褐色,形狀、大小豐富多樣,是小金門特有的地質景觀,臺灣本島無緣見到,唯可媲美者只有大金門北山斷崖下的貓公石。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台語的"貓公"是形容顏面坑坑洞洞,凹凸不平的男子,因為石頭表面呈蜂窩狀,所以叫做貓公石。
Photo by FangLan Hsu |
大小金門一樣,只要有沙灘,一定會有軌條砦。
Photo by FangLan Hsu |
北風爺或稱北方王,傳為司風之神,立於島向著北方,為鄉民鎮風止煞;相傳北方王即為玄天上帝的化身,因面黑手持寶塔造型,又稱黑面風王,其作用有如風獅爺。此尊北風爺由「天助師」重塑彩繪。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北風爺斜對面有隻風雞,方向和北風爺相同,只是這隻雞變成黑雞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西方社區雖然小,可是房屋建築仍具可看性,有燕尾脊。 早些下著大雨的小金門,現在竟然晴空萬里,天氣變化萬千呢!
Photo by FangLan Hsu |
美麗的山牆和我喜歡的窗型,我覺得這種窗型兼具防盜、通風的優點。裏面的那層只要換個位置就可以開合,真是很棒的智慧。
Photo by FangLan Hsu |
我對大小金門這種像土形馬脊的高聳假脊很感興趣,查了資料才知道,因為廟的兩端通常是燕尾脊,居民怕神氣太大會沖煞到居民,所以會在燕尾脊外再設一道假脊。
Photo by FangLan Hsu |
屋頂的白雞。
Photo by FangLan Hsu |
玄天上帝廟宇對面,西方36號林氏六路大厝右後牆這尊鑲壁石獅爺主要是鎮巷沖和廟沖。(有人認為鎮風的石獅爺才叫風獅爺)
Photo by FangLan Hsu |
石獅爺線條簡單,雙眼朝上,鼻孔向外,看起來超級卡哇伊。
Photo by FangLan Hsu |
林天來洋樓,建於1921年,由林天來先生出洋汶萊致富僑匯回鄉興建而成,形制上為五腳基洋樓前加左右攑頭,正門入口上方有洗石子西式勳章捲草山牆,在傳統聚落內顯得氣派而搶眼。
Photo by FangLan Hsu |
大門深鎖,無法入內參觀。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八達樓子位於西宅村十字路口(小金門第二個圓環),興建於民國55年,高數丈的城堡式二樓建築,樓頂有7位分據四方握槍手榴彈作掃擊狀態的戰士雕像。八達樓子是紀念民國22年抗日戰爭時,戌守古北口的一班步兵7人,為掩護長城部隊154團轉進,誓死固守堅決抵抗,他們曾殲滅敵軍數百人,最終因敵眾我寡,全部壯烈犧牲。
Photo by FangLan Hsu |
慈暉亭在八達樓子 的斜對面,慈暉亭的左邊是個涼亭,中間是個母親抱著小孩的塑像,慈暉亭建於民國五十九年已酉之秋,是紀念西宅李珠女士因救子溺斃,表彰母愛感人。
Photo by FangLan Hsu |
路邊一大片的波斯菊。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中國國民黨黨部旁的金瑞成貢糖也有賣桶餅,所以進去看看。我這裏碰到一群騎自行車的男士,他們問我們機車是那裏租的,我說是從大金門騎過來的,他們說還好我們女生沒騎自行車,否則一定會鐵腿。
Photo by FangLan Hsu |
因為桶餅沒有試吃,所以我買了一個請大家分著吃,餅吃起來很像喜餅的那種肉餅。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九宮碼頭往環島路入口處,站了四十年衛兵的「萬歲牌」,六十二年七月七日由誠實部隊興建,碑上原刻「蔣總統萬歲」,但蔣介石逝世後,改為「中華民國萬歲」。
Photo by FangLan Hsu |
為了趕乾潮時間上建功嶼,所以搭五點的渡輪回大金門。
Photo by FangLan Hsu |
因為乾潮時間會每天往後延遲50分鐘,所以只好第一天(17:15~20:45)就趕著上建功嶼,可是因為先回民宿休息,所以來到建功嶼時已有些晚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邊這個有著鱟化石的岩石旁邊一堆被彩了綠色往上爬的鱟,整個作品很藝術。
Photo by FangLan Hsu |
看似很近,但是石板有些水,有些蚵殼,不是很好走,所以這段路程走了不少時間,中途時有一些裝置藝術。
Photo by FangLan Hsu |
走到建功嶼時,天已全黑,島上亮燈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因為太暗,碉堡不敢進去。
Photo by FangLan Hsu |
島上有很大的鄭成功塑像。
Photo by FangLan Hsu |
晚餐就到得月樓旁的「金水食堂」吃飯。
Photo by FangLan Hsu |
來了一盤沒點的炒泡麵,老閭確定後我們沒點後,又進來告訴我們,這盤就請我們吃,結果大家拼命吃這盤不錯吃的麵,真正點的菜上來反而吃不下。
Photo by FangLan Hsu |
醉雞還不錯吃,黃魚麵線普普。
Photo by FangLan H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