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飛機,地陪帶我們去吃飯,但是餐廳說我們因飛機延遲,訂位時間已過,所以必需重新安排。不知為何總覺得這趟旅遊在聯繫上常出問題。所以只好在餐廳裝了水先去參觀行程,這家餐廳裝水挺有學問地,要裝熱水的放第一層,要裝冷水的放第二層,省時,不愧是華人,腦筋好使。
Photo by FangLan Hsu |
西貝流士公園坐落在市中心西北面,公園綠蔭成林,環境優美。
Photo by FangLan Hsu |
西貝流士紀念碑由六百多支不鏽鋼管組成,造型像管風琴,由女雕刻家希爾圖寧花了六年心血於1976年(西貝流士逝世十周年)完峻。其象徵如漫無邊際的森林引發西貝流士無窮的創作靈感,為芬蘭留下永恆的樂章。
Photo by FangLan Hsu |
西貝流士生於1865年,芬蘭從16世紀之後就一直都受到瑞典、帝俄等外族統治,十九世紀末的芬蘭,受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殘暴統治,西貝流士1899年所創作的『芬蘭頌』,寫出芬蘭的悲苦命運和對未來的憧憬,樂曲中充滿愛國的熱忱,激勵芬蘭人民的民族意識,最終反抗成功,在1917年宣布獨立。
芬蘭頌:http://www.1ting.com/player/02/player_278572.html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紀念碑旁花岡片麻岩的不鏽鋼的西貝流士人面雕塑令人印象深刻。
Photo by FangLan Hsu |
建於1968-1969年的登貝里奧基歐教堂 (Temppeliaukio Church)又名岩石教堂或磐石教堂,在赫爾辛基 Etu-Tӧӧlӧ 區的心臟地帶,芬蘭建築師兄弟 Timo Suomalainen 與 Tuomo Suomalainen從岩石島避難所的概念及保存花崗岩石的想法將整座教堂利用一個岩石高地的自然地形,向下挖掘,教堂就建造在天然的岩石之中。
Photo by FangLan Hsu |
自然的岩石就是教堂內部的牆面。
Photo by FangLan Hsu |
祈福的燭台也是嵌在石壁上,岩石因為燭火的碳粒附著,比旁邊的顏色較深。
Photo by FangLan Hsu |
教堂中央的銅製圓頂,被100條放射狀的混凝土樑柱支撐,傾斜地夾著玻璃,光線由窄窗間灑落,中央銅盤負責反射聲音與光線。設計者讓透過窄窗的光線集中在祭壇周圍,使其更加明亮,放出肅穆的光芒。室內音效略帶岩壁回音,聽起來非常特別,很多音樂饗宴都選擇在此舉行。
Photo by FangLan Hsu |
岩石教堂的銅頂是由2公分寬、22公里長的銅線捲起來架成。
Photo by FangLan Hsu |
大岩石挖空後,挖出的石塊堆砌成教堂外部5至9公尺高的牆。門及入口走廊則用混凝土建造。
Photo by FangLan Hsu |
整個教堂只有山坡上這個小小的鐵製十字架做為教堂象徵,而且這個中空的十字架不論從那一面,看到的都是十字架。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中午在「紅蘋果」餐廳吃飯,在相片中看到一格一格的畫其實是包廂,老外吃的也是自助餐,感覺有西方思維,中式內函。只是我們團吃的是合菜,還蠻好吃地。
Photo by FangLan Hsu |
奇亞斯瑪當代藝術館(Kiasma),由美國建築師Steven Holl設計。弧形“冰牆”使光線能穿透帶有半透明隔熱體的玻璃板,水平光線被偏轉後沿建築的中心部分向下投射,到達上部和下部的所有層。其次,帶有天窗的弧形屋面爲頂層下部的展室提供了另一種光的分布方式。建築的曲線構成和交錯的形態特點以及空間與光線的交織,加上圓弧型鋅鈦合金的屋頂,使自然光可以從各種角度折射而入,而且隨著日光的變化,內部的光線也隨之變化,這種設計將博物館內外的景緻結合,從玻璃往外望,就可以看到Toolonlahti Bay和附近的公園綠地。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間當代藝術館,提供了各種不同的空間經驗。許多展室,看似是長方形,而實則有一幅牆是弧形,因而靜中有動,在不規則的形狀之中配合了赫爾辛基的緯度,讓自然光以不同角度進入展室。這篇網誌可以參考:http://cellolina.pixnet.net/blog/post/35832869-finland-再次的赫爾辛基---當代藝術館(kiasma)
Photo by FangLan Hsu |
路燈好像展葉的樹木,不知晚上點燈時是何種光影?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叮鈴,叮鈴,賣冰淇淋的美女穿網韈,很時髦呢!
Photo by FangLan Hsu |
面向港口的卡烏帕多利市集廣場(Kouppatori Market Squzre)是露天市場,有販賣許多種類的水果,海產和工藝品。
Photo by FangLan Hsu |
小販面對客人討價時都唱作俱佳開玩笑式的拒絕。
Photo by FangLan Hsu |
室友阿美買了一盒藍莓5歐元,蠻甜地。後來吃到同事請的櫻桃,哇,比台灣的更飽水好吃。
Photo |
這邊的熟食有炸小魚也有鐵板炒蔬菜…等。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團友美吟請吃的炸小魚酥軟適中,鮮味好吃。可惜遊覽車行進中,相片拍了數張卻沒一張是拍清晰地。
Photo by FangLan Hsu |
廣場中央豎立的一座紀念碑是1833年為了紀念俄皇尼古拉一世及其皇后訪問而建的。
Photo by FangLan Hsu |
立柱最頂端正是俄羅斯國徽中的雙頭鷹。
Photo by FangLan Hsu |
議會廣場不僅是赫爾辛基市民活動的中心,也是欣賞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最佳場所,被視為芬蘭的重要地標。 站在廣場上就可以看到建築大師恩格爾的三件傑作:大教堂、政府大樓和赫爾辛基大學。廣場東南角是芬蘭最古老的石樓房西德霍姆宮。
Photo by FangLan Hsu |
廣場的中心是塑於1894年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銅像,紀念他給予芬蘭充分的自治權。
Photo by FangLan Hsu |
雕像後方則為赫爾辛基大教堂,它有一個綠色的大圓頂及四個小圓頂,上方有12位聖徒的雕像。由於赫爾辛基大教堂以白色為主,教堂成為航行赫爾辛基的重要地標,所以赫爾辛基又被稱為「白都」。
Photo by FangLan Hsu |
芬蘭相簿:https://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sets/7215765553576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