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搭飛機到札格雷布Zagreb,朋友有時會問搭幾趟飛機?其實我覺得可以拉車就拉車,雖然坐車辛苦,但窗外有美麗的風景可看,不像飛機,早早就要到機場等,在機場有得逛還好,沒得逛就無聊得半死。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克羅埃西亞的飛機尾巴和國旗一樣紅白格外也有徽章的藍。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下了飛機坐接駁車到機場,可是感覺屁股才剛坐好就要下車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住宿在五星級的喜來登飯店(SHERATON),雖然不錯,還是小輸我的最愛Pullman,因為設備雖然好,沒有可以坐著打電腦、聽音樂的多功能椅、沒有可以任選咖啡口味的咖啡機,也沒有小點、糖果或蘋果可以拿,不過這家飯店不同於其他克國的飯店-房間有熱水壺可以燒熱水。

Photo by FangLan Hsu
|
飯店的位置就在市區,清晨五點多我就到處晃晃,一大早電車就很忙碌地載運客人。為什麼說忙碌,因為雙向電車道,好似每隔不到五分鐘就有電車會經過。 大家知道嗎?電車也是要遵守紅綠燈號誌。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不愧是首都,一大早人多、車多,似乎是個忙碌的城市。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只是這個城市的亂塗鴉現象好像蠻嚴重地,像德國的德勒斯登,這種現象讓我覺得比較不安全。

Photo by FangLan Hsu
|
街道上的時鐘顯示現在的時間是6:05

Photo by FangLan Hsu
|
看到這個不禁讓我想到多年前臺灣曾放置過的大型垃圾桶,該不會是官員到克國考察後把經驗帶回去的吧!我覺得這是個佔地方又不美觀的東西。

Photo by FangLan Hsu
|
掃街車忙著清理街道。

Photo by FangLan Hsu
|
飯店的自助早餐比其他飯店精緻,像右邊那個是巧克力慕絲加香蕉,上面放鮮奶油 ,是我第一次吃到這種作法的料理。

Photo by FangLan Hsu
|
今早有幸和莊老師同桌用餐,學他用漂亮的壺泡茶,真喜愛這種感覺-漂亮的餐具、好喝的茶及好的用餐環境,如果再加上Bled湖的景就更完美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舊城的卡普脫(Kaptol)是札格雷布最古老的城市,它的歷史與大教堂並存,西元一零九四年,被列為主教轄區。看這一堆指示牌就知道上城區的景點很多。

Photo by FangLan Hsu
|
草地有隻恣態雄糾糾的鳥
Photo by FangLan Hsu
|
聖史蒂芬大教堂(Katedrala Marijina Uznesenja;St. Stephen's Cathedral)是歌德式的大教堂,教堂有著很醒目的105公尺高的尖塔,大教堂建立於1094年,後來因戰爭和地震破壞過,現在的外貌是1880年加蓋了兩座鐘塔並整修而成的。不過現在右邊的尖塔還在整修。

Photo by FangLan Hsu
|
尖拱是哥德式建築的一大特色。

Photo by FangLan Hsu
|
在聖史蒂芬大教堂前的卡普托廣場(Kaptol)聖母瑪利亞和四天使紀念柱聖潔美麗是Anton Dominik Fernkorn於1865年設計的,他也是耶拉契奇雕像、聖喬治斬龍雕塑的設計師。
巴洛克式建築的大主教宅邸,建於一七三零年,前面花圃種的花排列成克羅埃西亞徽章。

Photo by FangLan Hsu
|
17世紀發展起來的塔克拉奇瓦街Tkalčićeva Street是巴洛克式風格,色彩繽紛,滿佈咖啡館和小酒吧,曾有美術老師說歐洲的建築和四季一樣分明,這也表現在他們的藝術創作上,不像一些亞洲國家色彩比較單調沉悶,我就常說看看臺灣建築物的顏色幾乎雷同,所以整個城市看起來都沒生氣。

Photo by FangLan Hsu
|
街邊矗立著Marija Juric(筆名Zagorka)的青銅塑像,她是克羅地亞第一位女性記者、小說家和劇作家,生於1873年,靠自學成才,先後出版了11部小說和劇作,2005被選為十大最受歡迎的克羅地亞作家。

Photo by FangLan Hsu
|
街道中間是給人坐的,不是給車走的。

Photo by FangLan Hsu
|
散步在這樣的街道,賞心悅目。

Photo by FangLan Hsu
|
男生的領帶起源是來自克羅埃西亞,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克羅埃西亞士兵愛在脖子上繫一條裝飾性的小圍巾,顯得十分別緻,使得老百姓紛紛仿效。後來逐漸演變成繫在襯衣外的領帶。紀念品店賣的嬰兒圍脖和包屁衣都超級卡哇伊,可惜我家沒有那麼小的孩子,不然一定要買回來。

Photo by 林美玉
|
(包屁衣:http://www.a-wha.idv.tw/blog/2012/09/crotia-baby-clothing-01/)
水溝蓋上的市徽。

Photo by FangLan Hsu
|
St. George雕像,聖喬治是西元四世紀阻止羅馬皇帝對基督徒迫害的聖者。雕像是採用中世紀「聖喬治屠龍」的故事創作的,象徵善與惡、基督徒與異教徒間的鬥爭,原件1835年被移到維也納貴族宮殿去了,這個青銅複製品是1908年鑄造的。

Photo by FangLan Hsu
|
石門(Kamenita Vrata ;Stone Gate)建立於13世紀時期,是札格雷布唯一保存下來的老城門,據說在1731年時這裡發生大火,但是石門裡的聖母與聖子的畫像完全沒有損傷,所以當時很多人就相信這幅畫可以保護札格雷布,因此這裏成為一個聖地。
Photo by FangLan Hsu
|
石門內部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個1758年製造的華麗巴洛克風格柵欄裏放的就是聖母與聖子的畫像,每天都有信眾、遊客前來瞻仰。

Photo by FangLan Hsu
|
一塊塊牆上的石塊鐫刻著信眾感謝聖母回應他們祈禱的話語。

Photo by FangLan Hsu
|
牆上的雕塑是1929年雕塑家Ivo Kerdic根據Senos的小說《Dora Krupiceva》中的女主角“Gold”形象塑造的,她是金匠的女兒。

Photo by FangLan Hsu
|
屋頂上的刺球是古代預防巫婆降落的裝置

Photo by FangLan Hsu
|
每次看到圖騰就愛不釋手,結果拍了圖騰,沒拍建物,我就是這樣老愛特殊或漂亮的東西,結果平淡無奇的這棟建築物竟然是克國第二老的藥局(Old Pharmacy),它的年紀僅次於杜布羅尼克城裡那間老藥局。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間有百年歷史的古老的藥局(The Kcrnom orlu)就在離石門不遠的街道上(右邊白色建物),它於1355年開業,西牆上一塊石碑記載著它的歷史。 這棟屋子一建成就備受關注,因為它是金匠Peter的家,裡面保管著開啟城門的鑰匙。 原屋1731年被大火燒毀,1749年重建,現在一樓是藥房和草藥陳列館。

Photo by FangLan Hsu
|
聖馬可教堂(Crkva Sv. Marka;Church of St Mark)位於上城區的聖馬可廣場,教堂於13世紀建立,但是在1880年因為大地震使得教堂毀壞得很嚴重,之後在19世紀時重建,目前只有教堂的鐘樓是大地震前的原始樣貌。

Photo by FangLan Hsu
|
教堂最著名的就是它的馬賽克拼貼屋頂,屋頂是1880年建築師Herman Bolle所建立,他以紅、藍、黑、黃的磁磚拼貼成兩個盾牌,兩個盾牌的圖案各有其意義,右邊的盾牌象徵著首都札格雷布,左手邊的盾牌圖案則由三個圖形組合而成,分別代表著三個王國,其中紅白方格圖案代表克羅埃西亞,三個戴著王冠的獅子代表達爾瑪齊雅,下方貂圖騰則代表著斯洛維尼亞,錢幣Kuna隱含「貂」的意思。
Photo by FangLan Hsu
|
教堂門口十一個壁龕裏的雕塑都很精緻。

Photo by FangLan Hsu
|
總督府(Banski Dovori)位於聖馬克教堂的右手邊,在總督府的對面則是國會殿堂,所以在這個廣場上,可算是政要雲集的地方。

Photo by FangLan Hsu
|
街角的這個頭像是為了紀念在聖馬可教堂前廣場被斬首的著名農夫反叛軍首領Matija Gubec。每每總覺得臺灣很愛搞「裝置藝術」,但就是無法做到歐洲這樣處處是藝術的境界。

Photo by FangLan Hsu
|
gradska Skupština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個飛龍徽飾我覺得很漂亮。
Photo by FangLan Hsu
|
聖凱薩琳教堂(Sv.Katarine;St. Catherines Church)建立於1620~1632年,是美麗的巴洛克式教堂。

Photo by FangLan Hsu
|
失戀博物館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典藏七百件從全世界寄來和情人、丈夫、妻子分手後充滿回憶的紀念品。

Photo by FangLan Hsu
|
博物館創立於2010年,但至今已有超過十八萬到訪者,更贏得歐洲博物館獎項。

Photo by FangLan Hsu
|
纜車站(Zet Uspinjaca;Zagreb Funicular)纜車站就位在在羅特栩查克塔旁(忙著拍纜車,沒注意車站!),這是歐洲最短的纜車,搭乘一趟纜車費用是3Kuna,纜車全程66公尺,山上與山下的車站高度差30.5公尺,坡度52度,由工程師D.W.Klein於1890年建造,1893年開始運轉。從這裡搭纜車往下是Ilica Street最熱鬧的地方。我原以為坐這種纜車會像雲宵飛車身體是斜的,但我想錯了,纜車車箱下方有斜斜的墊高,纜車行進時車箱永遠是水平的,所以有人說像坐電梯。

Photo by 林美玉
|
羅特栩查克塔(Kula Lotrscak)的歷史上溯到13世紀,是一個舊式要塞堡壘,仿羅馬式的方塔,為了守衛南城門而建,塔上鐘響表示南邊的城門要關了。到了19世紀加蓋第四層,還在頂樓放置大砲,每天中午鳴放,讓札格雷布所有教堂的敲鐘者知道準確的正午時間。牆上之「X」是古時建築外露鐵架之完工方式。如果時間足夠,可以進入塔內登高遠眺札格雷布。
Strossmayer Promenade 步道

Photo by FangLan Hsu
|
由步道俯看下城區。
Antun Gustav Matoš塑像(1873-1914)是克羅埃西亞作家,寫了許多獻給Zabreg的詩。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張相片後面二個塔是聖史蒂芬教堂,前面這個雖然比它們矮卻頗具特色的塔則是屬於聖瑪麗教堂Church of St. Mary。

Photo by FangLan Hsu
|
史拓斯馬耶羅弗石階步道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條小徑有許多塗鴉。

Photo by FangLan Hsu
|
耶拉齊洽廣場(Trg Bana Josipa Jelačića;Ban Josip Jelačić Square)位於札格雷布的中心位置,廣場上的雕像是總督耶拉齊洽騎馬揮刀的模樣,在19世紀時,耶拉齊帢帶領著軍隊抵抗外敵,並且廢除了奴隸制度,是當時的人民英雄。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座銅塑像是1866年所製,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克羅地亞被蘇聯共產制度吞併時被收起,廣場亦改為共和國廣場,1990年蘇聯瓦解,雕像重新放置,廣場亦恢復原名。後方的KRAS 是有名的巧克力餅乾店。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個轉角的大樓的牆壁很藝術,給本來平淡無奇的建築添加生命力。

Photo by FangLan Hsu
|
廣場的鴿子很多,千萬不要把臺灣的壞習慣帶到國外,那就是為了拍照使手段讓鴿子飛起來或追趕鴿子,如果這樣做,會遭白眼地。

Photo by FangLan Hsu
|
朵拉茲市集(Dolac;Dolac Vegetable Market)在耶拉齊洽廣場的北邊,是這次行程規模最大的市集,市集裡販賣著各式各樣的食材、蔬果、日用品等。

Photo by FangLan Hsu
|
市集最大的特點是每一攤位都有頂紅白相間的大遮陽傘。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裏的織品也不少,很鄉村風,雖然很喜歡但和我家的裝潢不搭,所以就不買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克羅埃西亞風的紀念品很多。

Photo by FangLan Hsu
|
看的時候不想買,看到同事買的這個盤子又很後悔沒有買。

Photo by FangLan Hsu
|
這是朵拉茲市集旁的一個小廣場,這裡有一個雕像。

Photo by FangLan Hsu
|
對著死刑犯唱歌的PetricaKerempuh的塑像屹立風中,是雕刻家Vanja Radaus於1956年所完成的。

Photo by FangLan Hsu
|
領隊買了玫瑰送每個團友,聽說花很貴。

Photo by FangLan Hsu
|
玫瑰看起來品質比臺灣好,結實健康又新鮮,只可惜克國不像臺灣會在花下面加小水瓶,所以送給我的玫瑰還沒到飯店就低頭了。

Photo by FangLan Hsu
|
觀看行程相片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nglanhsu/sets/72157633922836899/